— 黎加 —

无尽长夜

苏州听到武汉说那些话时一点都不惊讶。
很久以前他就是这样了,从1911年到现在,从没变过。
原本她是没资格参加这种会议的,是南京硬把她塞了进来,上海也默许了。
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?作为一座城市,他们经历的太多了,也不差这一件。这不过是又一场战争罢了。
和武汉视频通话的全程,南京表现得比武汉还漫不经心。苏州突然想,如果可以的话,或许南京也不想打这场仗。没有谁比他更痛恨战争了。可他却没法退出。
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,别人都沉浸在对武汉的愤怒和不解中。不,除了上海。上海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。
苏州是看着上海长大的。这么说有点语病,苏州又比上海大多少呢?但上海直到1894年以后才频繁地出现在历史中,于是苏州对上海的记忆也从近代开始。当一座城市变得国际化,他的历史就会相应缩短,比如香港,比如上海。
上海发达后,让苏州苦恼的不是经济赶不上,而是偶尔出国,跟对方自我介绍时,对方总问:“苏州在哪儿?”然后苏州就会说:“知道上海吗?”“知道。”“最靠近他的那座城市就是。”如此几次后,苏州灰心地想,干脆下次直接说自己是上海算了,反正那些人也只想跟上海合作。
上海确实很吸引人。他年轻又成熟,和北京遥相呼应,流光溢彩。上海之于中国,有如纽约之于美国。
苏州曾经去过上海。那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了,上海没了过去的繁华,却多了实质性的补助。那阵子上海很忙,所谓见面也是单方面的,更多的时候是苏州一个人到处走。她看了静安别墅,街口还有张爱玲在《色,戒》中写过的那个印度珠宝店;她看了新建的浦东开发区,如火如荼;她还去了外滩,那时候它就有了热闹的迹象。最后她来到珠江边,看夜幕缓缓降临,那些高楼大厦依次亮起,灯光映在水中,五彩斑斓。张爱玲对香港的描写同样适用上海,“在这夸张的城里,就是栽个跟头,只怕也比别处痛些”。苏州从那时起就有预感,上海会和他们不同,和所有城市都不同。如今预言成真。
美国派了代表来见上海,上海只出去几分钟,回来时已没了之前的镇静。他和北京通话时都没这样过。苏州突然想,这大概是她唯一的一次机会了。唯一的一次见到上海失态的机会。上海一直都是得体的,带着国际大都市的矜持和骄傲。
还有人见过他这样吗?在过去的时间里?苏州模糊地想,北京、武汉、南京……在1937年……她没有和他们在一起……他们有见过那时候的上海吗?……
上海点燃了所有的烟,从一切的开始讲起。苏州静静地听着。这一夜即将结束,谁知道明天又会怎样?江山此夜,千万般寂寥,无以言说。

评论
热度(8)